
孵创资讯第337期
汉桑科技作为高端音频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综合供应商,自2023年6月创业板IPO申请获得受理以来便饱受市场关注。至今,汉桑科技已经历两轮问询,在此过程中暴露出大客户依赖、专利申请、上市动机等多方面问题,引发了诸多质疑。直至目前,汉桑科技仍未成功过会。
汉桑科技成立于2003年,但在2020年之前,公司竟然没有一项发明专利。
据2024年1月发布的问询回复函,截至回复出具日,发行人共拥有合计8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共有35项。对比之下,同业可比公司的专利总数均超过400项,汉桑科技的发明专利数目在7家公司中排名倒数第二。
针对此问题,深交所要求公司解释发明专利均于2020年申请的原因,专利数量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说明招股说明书中公司技术创新性“行业领先”的具体依据。
汉桑科技在回复中表示:公司前期专注于业务拓展,未重视专利申请工作,部分研发成果通过技术诀窍保密的形式进行保护。公司2020年计划筹备上市,开始集中申请专利。公司从 2020 年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专利申请工作。由于专利申请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因此发行人目前持有的专利数量较少。
截至本回复出具日,发行人境内外合计共有30项申请中专利,专利类型全部为发明专利。若上述申请中专利全部申请成功,则公司发明专利为65项、专利总数为116项,专利总数仍为行业垫底,发明专利数量勉强栖身中游。
此外,公司研发费用率也低于同行。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率为5.25%、5.22%、7.20%及 5.87%,同期可比公司的平均研发费用率为5.61%、6.37%、6.21%及6.54%,两者约有1个百分点的差距。(来源:新浪证券)
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知识产权金融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其中,202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555.7亿元,同比增长33.4%;累计发放贷款户数26545户,同比增长23.4%。但是,一些地方和领域还存在制约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的诸多痛点、难点和堵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经深入调查研究,决定选取知识产权密集且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在问题取得突破并积累经验后,逐步复制推广。工作方案以“知识产权”这一关键要素为突破口和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在登记、评估、处置、补偿等关键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资讯来源:IPRdai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