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孵创资讯第359期
广西实施“四大行动”促专利转化运用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印发《广西专利转化运用强效赋能工作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实施百校千项专利转化、专利产业化促进企业成长、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提升“四大行动”,加快形成促进专利转化运用长效机制,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百校千项专利转化”行动,将聚焦涉重金属环境污染防治和关键金属、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发展,举办“知链广西”专利转化运用对接会系列活动10场以上。同时,组织相关主体参与系列跨区域知识产权转化对接活动;优选高价值专利,将其作为专利产业化重点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服务等支持加速转化。
“专利产业化促进企业成长”行动,将以300家列入专利产业化样板培育库的中小企业为重点,给予金融、专利申请、专利转化运用培训等方面帮助,打造一批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力争2025年底前全区累计专利产品备案数量1900件以上,备案产品累计销售额突破3000亿元。
“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行动,将围绕关键金属、人工智能、糖产业等,探索建设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1个以上。指导相关主体围绕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实施专利导航项目10项以上。大力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标准官制度。
“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提升”行动,将建设广西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成果融合发展工作站,力争在2025年底前建设40家以上。积极推广知识产权质押担保相关的特色金融产品,加大知识产权融资信贷政策支持力度。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南A中心)建设”工作机制,为南A中心建设提供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支撑。推进实施专利代理服务采购政策等。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广西专利出让、受让、许可、被许可共计5807次,同比增长60.99%;专利质押融资登记金额21.61亿元,同比增长37.73%,专利质押普惠贷款惠及企业202家,同比增长44.29%;达成开放许可专利次数排名全国第五位。(来源:广西日报)
西安奕材IPO:兼职研发人员过半,专利数量与官网披露不一致
8月14日,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奕材”)科创板IPO将上会审核。据了解,西安奕材专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西安奕材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报告期内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了较高的研发强度。2022年至 2024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12.39%,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 33.15%。
据审核问询函回复文件,报告期内,西安奕材拥有研发人员201人、222人和235人,2023年及2024年,西安奕材研发人员占比均为12%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奕材的研发人员数量中,包含大量兼职研发人员。报告期各期,西安奕材兼职研发人员的占比分别为 58.21%、50.45%和 51.06%,兼职研发人员均为工艺开发部门人员。报告期内,西安奕材兼职研发人员工时波动较大。
对于西安奕材的兼职研发人员问题,交易所也是反复问询。
此外,招股书(上会稿)显示,截至2024年末,西安奕材已申请境内外专利合计1,635项,已获得授权专利746项。但据西安奕材官网披露,截至2024年末,西安奕材累计申请专利1415项,累计授权专利716项,与招股书披露存在较大的差距。